由于加气混凝土由浇注、发气膨胀而形成坯体,所形成的坯体体积较大,要达到所要求的外形尺寸,必须于最终形成产品前进行分割加工,这就是加气混凝土的切割,是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艺过程。
1 切2 割工序的意义与工艺要求
切割工序的意义在于:切割工序是加气混凝土制品外形尺寸形成的加工工序。加气混凝土成品外形尺寸的可变动范围,取决于切割工艺的适应能力,其外形尺寸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切割工序的设备性能和工作质量,切割工作过程对制品外形尺寸的影响不仅是决定性的,也是一次性的。因此切割是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工序;切割工序同时可以对加气混凝土制品的外部形状进行加工,如铣槽、刮边、铣侧平面、倒角或作板材大面的特种表面处理等;切割工序还影响上道工序浇注和下道工序蒸压养护的生产效率及成本支出,切割工序上时间节拍掌握严格,可以保证模具的周转,满足蒸压养护的入釜编组,既不至坯体过长时间的停留,避免了坯体失水及底板的延搁,也保证了釜的利用效率及蒸汽的合理使用(倒汽),从而保证了单位时间产量。
为了实现良好的外形尺寸,加气混凝土在切割过程中,都要借助于一定的切割工具,不论是手工切刀割还是机械切割,即使用的切割工具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8 切9 割尺寸的灵活性
加气混凝土切割工具完成切割的灵活性是指可进行的最大和最小的切割尺寸范围及其变动的最小间隔,以及在特殊要求情况下,可能采取的,临时性变通措施。最基本的要求是按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上板》所载明的多种规格要求,并尽可能地满足当地建筑部门所要求的常用规格及习惯尺寸。
10 切11 割尺寸的精确性
加气混凝土制品的切割尺寸,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速度和效率及建筑施工的方法。目前,国内建筑的特点还主要是灰浆砌筑,这对加气混凝土制品的尺寸要求尚不是很高,但是过大的尺寸偏差(特别是正负偏差同时存在时),对施工的不利影响还是很大的。如墙与柱的联结及墙面抹灰,都直接影响了施工效率和材料耗量。国外加气混凝土施工,多已进入胶泥粘结、组合拼装及以直接装饰阶段,墙面的砌筑以胶泥粘结,板材与结构梁柱的组装式结构,墙面也都不打底而直接进行装饰。这就对制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尺寸偏差大的制品,在完成保温建筑时,由于连接缝隙的热桥作用而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对于板材来说,尺寸的误差,更易带来施工安装的不便并影响建筑质量。因此,切割尺寸的精度是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工具的又一基本要求。
12 切13 割工具的生产能力
切割工序不仅要完成对坯体的外形加工,还要保证前后工序的正常运转,实现企业的生产能力。因此,切割工具必须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
此外,切割工具的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对坯体同时有其它外形加工能力以及对坯体的损伤程度也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3 切4 割的工艺类型
根据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的基本要求,在设想完成切割的方式所必须考虑的是经济性和合理性。因此,目前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切割都是以钢丝作为切割材料,而各种切割方式,乃至各种专利技术的切割机,也都是围绕钢丝如何切割坯体、坯体如何与模具底板分离来展开工作的。比较通俗的切割方式的划分为:预铺钢丝切割、钢丝压入切割和坯体与底板分离后再以钢丝切割。在设计具体的切割方式时,往往是以上三种基本方式的组合。
预铺钢丝切割
预铺钢丝切割是预先按要求将切割钢丝铺设在底板或切割台上,待坯体形成后或移到切割台上,将钢丝从下向上拉出而完成切割。我国许多小型加气混凝土厂采用的人工切割属前一种,而后一种可以看出已经成复合方式,国产的预铺钢丝卷切式(杨浦式)和预铺钢丝提拉式(北京常州式)的纵切属后一种,切割前已经完成了坯体与底板的分离。
钢丝压入切割
压入式切割是将钢丝自上而下(或坯体自下而上)压入坯体达到分割坯体的目的,这是实现切割的最简单的方式。但是,显然存在着中间部位的坯体难以切透的问题。钢丝长度适合切割坯体的宽度和长度受到一定限制,司梯玛切割机是典型的压人钢丝切割方式,另外,预铺钢丝提拉式(北京常州式)的横切,国产翻转式切割机的横切、乌尼泊尔的横切等也都是压入钢丝切割。
坯体与底板分离后再以钢丝切割
这是所有切割机中运用最多的切割方式,虽然坯体与底板分离方式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能进行大体积坯体的切割。通常,分离坯体与底板的方式有:底板由若干块小块组成,逐块分离以便钢丝通过而完成切割(西波列克斯切割机);以负压吸吊(连模框)坯体至预铺钢丝的切割机(杨浦式)上或有可以通过钢丝的切割台的切割机(海波尔)上,完成切割;以夹具夹起坯体移至有可以通过钢丝的切割台(底板)的切割机上(弗汉)完成切割;将坯体翻转90°并移开底板进行切割(国产翻转切割机、伊通切割机)等。
5 切6 割机的工作原理及工艺特点
国内外加气混凝土企业使用的切割机种类较多,并且所采用的切割方法也各不相同,操作控制方法有简单的分步手控,也有电脑程序联动。目前,国内采用的切割机列于表6-1。
表6-1 国内切割机的类型
机型 | 生产国 | 切割方式 | 坯体 状态 | 配套设备特点 | ||
模具 | 运模装备 | 运坯方式 | ||||
西波列克斯 | 瑞典 | 钢丝运动,底板逐块让开 | 平放 | 组合模具,组合底板 | 天车 | 模具和底板 |
伊通
| 瑞典 | 坯体翻转切割 | 侧立 | 模具由活侧板及整体底板模框组成 | 天车 | 侧模板 |
海波尔
| 罗马尼亚 | 负压吸吊或夹坯, 带槽切割台 | 平放 | 整底板,整模框 | 天车 | 栅式底板 |
乌尼泊尔 | 波兰 | 组合底板,带槽切割台 | 平放 | 模框与格式底板组 | 辊道 | 格式底板 |
翻转式 | 中国 | 翻转切割 | 侧立 | 整底板,活模框 | 天车 | 原底板 |
预铺钢丝卷切式 | 中国 | 负压吸吊,预铺钢丝 | 平放 | 整底板,整模框 | 天车 | 底板 |
预铺钢丝提拉式 | 中国 | 负压吸吊,预铺钢丝 | 平放 | 整底板,整模框 | 天车 | 底板 |
司梯玛 | 德国 | 压入钢丝切割 | 平放 | 整底板,整模框 | 专用推车装置 | 原底板 |
弗汉 | 德国 | 夹运坯体,带槽切割台 | 平放 | 组合模具 | 专用吊运装置 | 栅式底板 |
西波列克斯切割机
西波列克斯切割机是1965年从瑞典西波列克斯公司引进的一种琴键式切割机,与带活动底板的组合式模具及带专用抓具的天车连成切割机组。其特点是所有切割动作都在切割机上完成,机构比较复杂,制品切割完后仍然将模具合上,带模入釜养护,所以,外部配套设备简单。由于制品带模养护,模具数量多,耗钢量大,能耗也较高。切割机能力为5~7模/h,模具尺寸:6000×1540×650mm。
该切割机的工作原理是:坯体由24块活底板托着座落在切割台上,当挂有垂直的纵切钢丝的纵向切割车进行纵切时,24块活底板便与切割台联动,逐块下降让过小车,后再复位,以便切割钢丝通过分割坯体;纵切的同时,纵向切割车上的螺旋铰刀完成面包头的切除;纵切完成后,横向切割车启动进行横切,横切的钢丝由24块底板的缝隙中通过;完成切割后,载有模框的拆模提升架落下,重新合模于已切割的坯体上,待吊起已切割坯体后,切割机各部分完全复位,等待下一次工作。
伊通切割机
伊通切割机是由纵向切割装置,横向切割装置在不同的工位分别完成切割的一种分步式切割机,与翻转吊具,专用组合模具及掰板机等组成切割机组。在切割过程中,由坯体移动分别完成各道工序的切割,下道工序不占上道工序的位置,当前一模制品离开第一道工序后,第二模又开始了第一道工序,整个切割过程是流水作业。因此,该机型结构简单,产量较高;因切割过程是以坯体侧立状态进行,坯体可进行六面切割(六面剥皮)和铣槽等多种加工。产品质量较高,可充分满足建筑需要,该切割机可同时进行砌块与板的生产。生产能力:5~7模/h,模具尺寸:6000×1200×650mm。
坯体的切割程序是:静停后的坯体用脱模翻转吊具在空中翻转90°后脱模,脱模后的坯体连同底板(侧模板)一起落在切割车上,坯体在移动的过程中先后完成铣削平面和榫槽,纵向切割。铣销的废料落入废料输送槽中。
平面铣削装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钢丝切割式,一种是旋转铣削式(两根带有铣削刀具的旋转轴)。平面铣削装置和榫槽铣削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进刀”或“退刀”,这对于在同一坯体内既有板材又有砌块的加工是非常方便的,调整平面铣削机构的“进刀”尺寸,可以得到不同宽度的板材或不同长度的砌块。
在同一坯体内,要求板材与砌块的厚度不一致时,在水平(纵切)切割前需要将坯体在过度处加工出退换刀(钢丝)槽,退换刀(钢丝)槽由掏空装置加工,掏空装置是由螺旋铣刀或两根不平行钢丝构成,当坯体需要掏空时,切割车作一停留,掏空装置自上向下完成动作,掏空宽度为200mm,以便于退换刀(钢丝)进行水平钢丝切割(纵切)。
当全部完成铣削平面和榫槽、纵切后,切割车继续前进至横切装置下(终点)停止,横切装置对坯体进行横向切割,安装在横切架上的钢丝摆动着由上至下完成切割(新的伊通也有将坯体顶起以完成横切),切割完毕待横切装置复位可由吊具吊走坯体进行编组入釜。
与伊通切割机相配套的设备主要有:
模具:模具由一块活动侧板与三面边框加底板的箱体构成。模具上装有活动侧板自动锁紧装置和翻转轴销(在端板上),以便于装拆模和模具翻转。
脱模翻转吊具:该吊具的作用是在吊运的同时,完成坯体的翻转及装拆模,翻转与装拆模的动作由吊具上的液压站和工作油缸完成。
掰板机:由于伊通技术是把坯体翻转90°,纵切以水平切割形式完成,切割后坯体不再翻回,因此,蒸压养护时,坯体仍一块一块叠在一起,极易造成粘连,掰板机就是用以掰开粘连的制品的工具。
蒸养车:由于伊通切割机切割后,坯体以侧立状入釜养护,在进行码坯时,蒸养车总是于一边先受力。因此,该蒸养车与一般小车不同,在四角处设有触地支承腿,在码坯时使其支于地面,防止倾翻。
伊通切割机是在原机型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各种切割机的优点后加以完善,是当今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一种机型。我国于1990年由北京加气混凝土厂引进,代替原来的西波列克斯切割机,从运行情况看效果较好,可实现全自动控制。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常州建材研究设计所根据原理结合国内实际,设计了适合l0万m3规模的4m分步式切割机,简化了一些功能,使之更适合国情,同时降低了造价。现已装备了山东临沂、甘肃兰州、江苏苏州等厂家。
海波尔切割机
海波尔切割机是我国于80年代初从罗马尼亚引进的技术。并先后配备了三套,其中两套采用负压吸吊方式吊运坯体,而后一套(哈尔滨)则采用夹具吊运坯体,因海波尔切割机的纵切钢丝靠长杆拉,因此,又称为长杆式切割机。生产能力5~6模/h;模具尺寸:6000×1500×6500mm。
切割机的工作原理是:切割台是由许多“T”形块组成,块与块之间的缝隙,其宽度方向可通过蒸养格子底板、长度方向可穿过送钢丝的长杆;切割前预铺好蒸养底板,预置横切纵切钢丝。当负压吊具将坯体(脱去底板)带模吊至切割台,并脱去模框(若采用夹坯式,则直接将坯体夹在切割台上),横切钢丝则由下向上摆动着完成切割,然后由切割小车完成纵切及水平切割,坯体由蒸养格子底板托起并码坯。
海波尔的主要配套设备有:模具包括模框和底板。采用负压吸吊,使用的是固定模框:采用夹坯式,则模框可松开。底板只专门用于浇注静停,定点浇注,底板带行走装置。为了能与切割台配合,在切割完毕后托走坯体,蒸养底板与切割台都做成间隔状,因此,该工艺采用专用的蒸养格子底板。吊具,一种为带负压风机的负压具,以吸吊坯体;另一种则为液压驱动夹臂的夹坯吊具。
我国专门组织了对海波尔切割机组测绘翻版,由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常州建材研究设计所和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等承担。样机曾提供上海硅酸盐制品厂使用。后东北院在此基础上设计了JHQ-3.9系列切割机,是目前国产切割机选择较多的机型。
乌尼泊尔切割机
我国的三套乌尼泊尔切割机组,是80年代初从波兰引进的,其生产能力为7~8模/h。
乌尼泊尔切割机采用的分离坯体底板的原理是,浇注底板由2组篦板组成,坯体形成后,以其中l组篦板托运坯体至切割机上完成切割。
乌尼泊尔切割机也是一种长杆式切割机,切割的原理是:浇注成型的坯体在辊道上完成静停硬化,并由辊道输送至切割机前,在此,由抽装底板装置松开篦式底板并抽走活动篦式底板,脱模吊车脱去模框,送至切割台上,纵切的原理与动作和海波尔相似,而横切则是由横切装置自上而下完成。横切钢丝为Φ1.2mm钢丝上间隔缠绕Φ0.4mm细钢丝构成。在进行横切时,钢丝来回摆动;切割完毕的坯体仍推到输送辊道上,然后吸走面包头。乌尼泊尔切割机的工艺一大特点是,整个生产工艺都是在地面行走,很少采用吊车输送。
乌尼泊尔的配套设备由辊道(坯体从浇注到切割完毕均由辊道输送);模具由带斜度的固定模框和篦式底板组成;底板抽装机,其作用是从待切割的带坯体模具中抽出活动篦式底板,并进行清理、润滑,然后装入待组模的固定篦式底板中;脱模吊车,用于脱去模框;真空吸罩,用于吸走坯体的面包头和两端的余料。
司梯玛割机
我国司梯玛切割机是1984年南通硅酸盐制品厂从德国引进的二手设备,原为丹麦技术,其切割原理与求劳克斯相似,该切割机将所有切割动作分步完成。因此,机械结构简单可靠,且全部采用地面行走,无需行车吊运,但因坯体与底板始终不分离,钢丝必须由上而下完成切割,因此,采用的是长×宽为2.1×1.24的小模具,带来了不能生产板材的弱点。切割机正常工作时为连续作业,每个动作都与步进行走装置联动。每个动作完成时间约为5~6min,因每个动作都同时在不同的坯体上分步完成。因而,切割机的切割周期也为5-6min。
司梯玛切割机组分脱模、横切与水平切、纵切和真空吸罩四个单元组成。国产化后又增加了码架装置。其切割过程是:成型后的坯体经模车顶推装置送入脱模机构脱模,脱去的模框放置于预先就位的模车;脱去模框的坯体由模车顶推装置送入横向及水平切割机构,并于送人过程中完成水平切割,进入机构的坯体经定位后由切割框架自上而下完成切割,切割时钢丝来回摆动,切割完毕,切割架自行复位;横切完毕的坯体由模车顶推装置送入纵向切割机构纵切,纵切钢丝间隔错动,仍为由上而下完成切割;完成纵切后的坯体进入真空吸罩,吸去坯体上的面包头,吸下的面包头送入该机构下的打浆机制浆,并输送回配料系统;最后码架机构码坯。
司梯玛切割机的配套设备主要有:模具(包括模框、底板)小车、液压站(提供切割机及地面行走的模具顶推装置的液压动力)。
司梯玛切割机的翻版工作由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常州建材研究设计所承担。近几年来,翻版设备先后在湖北沙市,甘肃兰州及江苏常熟等厂家应用。
6M-10A翻转式切割机
6M-10A翻转式切割机是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设计,在国内应用较多的一种机型,生产能力为10万m3/年。配套模具规格为6000×1500 ×640。目前,武汉硅酸盐制品厂,甘肃硅酸盐制品厂等厂家仍采用该切割机。6M-10A翻转式切割机由翻转台、拆模装置、水平切割车、垂直切割装置、废料回收装置和水平支撑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待切割的坯体连同底板、模框用专用吊具吊放在切割机的翻转台上,拆模装置运行至坯体就位处进行脱模,脱好模框稍加清理后到回模车上进行合模;脱掉模框的坯体连同底板,在翻转台上作水平移动,并使坯体的一个侧面靠紧翻转台上的小滑车,坯体翻转90°,小滑车水平移动,使坯体脱离底板,并运送到切割位置,启动水平切割车,挂在水平切割车上的钢丝对制品完成水平切割(纵切),同时完成切割面包头;启动垂直切割装置,由该装置上的钢丝自上而下完成对坯体的切割,然而钢丝仍沿原切割缝返回,至止,即完成垂直切割(横切);切割完的坯体,又重新返回到翻转台上的起始位置,靠上底板,并回翻90°,坯体即可由吊车吊运码坯,准备养护;切割机工作时,废料回收装置启动工作,将切割下的废料(主要是面包头)经打碎后输送到料浆罐。
6M-10A翻转式切割机,是我国自行开发比较成功的一种机型。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m3/年,实际最大生产能力达20万m3/年,目前装备该切割机的企业均为行业中的骨干企业。
预铺钢丝卷切式切割机
预铺钢丝卷切式切割机是70年由华东新型建材厂(当时为上海杨浦煤渣砖厂,该切割机又称为杨浦式切割机)研制。后经数次改进完善的一种机型,一般适合用于5万m3/年规模的企业,其配套模具长度为4m,宽度有1m、1.2m和1.5m。
该切割机采用预先铺设钢丝的原理,故与其配套的还有负压吊具,以使坯体脱离底板;钢丝在进行切割时,一面切割,一面收缩卷曲;切割机由切割台、切割机架、螺旋铣刀、纵向切割车、横切翻转架等组成,进行切割时,应先将蒸养底板吊放在切割台上;横切翻转架落下至最低位置,同时将半圆轮复位,这样就将一组横切钢丝预铺在蒸养底板上;启动纵向切割小车,将上一切割周期结束时的切割小车返回,钢丝卷筒反转,当切割小车行至终点时,切割钢丝不接触底板而成一倾斜直线;用负压吊具将坯体连同整体模框吊运至预放底板及预铺钢丝的切割台上,在坯体下降过程中,模框压住倾斜的纵切钢丝至贴住底板,以完成纵切钢丝的预铺,然而脱去模框;启动纵切支撑和纵切小车,使支撑抵紧坯体,纵切小车行走进行纵向切割。同时,启动螺旋铣刀进行面包头切割,在纵切小车行走进行切割时,钢丝卷筒将自动收卷钢丝,纵切小车到达尽头,开动钢丝卷筒,将坯体内的剩余钢丝卷出,以此完成纵向切割;启动横切支撑抵紧坯体,启动横切翻转架,使坯体被横切翻转架上的钢丝切割,切割时,钢丝亦靠钢丝卷筒收卷以完成横切,最后由吊车吊运码坯,准备人釜。
该切割机结构紧凑,工艺简单,比较适合小型企业使用。但因切割钢丝过长,涨紧程度较难控制,因此,切割精度受到一定影响。目前,除上海华东新型建材厂外,石家庄、成都等也在使用。
预铺钢丝提拉式切割机
预铺钢丝提拉式切割机,也是一种预铺钢丝式切割机,为与前一种(杨浦式)的区别,根据其纵切钢丝的切割过程,称为预铺钢丝提拉式切割机,该切割机由北京市建材工业设计院设计,生产能力6~7模/h。
预铺钢丝提拉式切割机由切割台、车架、横切机构、导向机构、轨道及铰刀等组成。切割之前(上模完成切割之后),先将蒸养底板吊放在切割台上,然后将车架开回到切割起始位置,放下车架上的纵切钢丝横梁,使纵切钢丝预铺在底板上,然后放下横切机构,也使横切钢丝预铺在底板上;以负压吊具吊起模框与坯体(负压吊启动负压),使其与底板分离,并移至切割机上,负压吊具开启正压,脱去模框;启动横切机构,对坯体自下而上完成横向切割;提拉纵切钢丝横梁,使纵切钢丝一端于坯体上部(另一端始终在坯体底部)而成斜线状;启动车架,使斜线状纵切钢丝向前移动进行切割。同时,启动铰刀,进行面包头的铣切,在车架行走的同时,布置于车架上的水平切割钢丝完成对坯体的水平切割;车架行走至终止位置,即完成纵切,由吊车连同底板吊起坯体进行码坯,准备入釜,切割机则可进行下轮切割。
预铺钢丝提拉式切割机由于采用了预铺钢丝的方法,使切割台部分大大简化,因而简化了切割机的总体结构,但由于该机采用先横切,再纵切,且纵切钢丝成斜线状向前推移,使制品上部棱角容易破损,另外,纵切钢丝过长,对切割精度也有不利影响。
7 手工切8 割
对于大多数小型加气混凝土厂来说,手工切割还是作为生产工艺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切割方式。手工切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模内切割、脱模后切割和起吊切割。
模内切割
模内切割就是坯体在脱模前即完成切割,其方法是在模框内侧四周的底板上焊上若干可穿Φ4钢筋的小环(间隔按制品尺寸要求)浇注前先在底板上穿上定位的的钢筋(钢筋一端做可用于手抓的环,一端则不作任何加工,以便于形成坯体时将其拉出),然而将切割钢丝(18#铁丝)按先横后纵(或先纵后模),紧贴底板在定位钢筋下穿过,装上模框,并将切割钢丝于模内拉紧后固定在模框的定位钩上,此时必须校验切割钢丝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拉直,这就完成了布丝,随后即可进行浇注。
浇注并静停以后,可进行切割,切割的程序是先按规定方向拉出定位钢筋,在切除面包
头后,以角钢或槽钢作直尺,按预先在模框上刻下的刻度定位,然后松开固定的切割钢丝,沿角钢或槽钢拉出,若布丝是先横后纵,则切割时,则应先纵后横地进行,完成切割后起吊脱模,码坯入釜。
脱模后切割
脱模后切割是坯体先进行脱模,再完成切割。此法适用于移动浇注工艺,其方法是在浇注模位上各做一套切割架(可用6#槽钢制)切割架底部四周按要求制品尺寸设定位钩,以用于固定切割钢丝(18#铁丝),浇注前先于模位上(切割架内)放上底板,然后按先横后纵(或先纵后横)布上切割钢丝,并将钢丝的两端固定在切割架的定位钩上,装上模框后可进行浇注,其布丝的方向与前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切割钢丝是拉出模外固定。
坯体经过静停后进行切割时,先脱去模框,然后沿切割架(一般高于底板60cm)用13#铁丝作水平切割,并刮去面包头,再以角钢或槽钢作直尺,按切割架上预先刻下的刻度尺寸,将预铺的切割铁丝沿角钢或槽钢拉出,即完成切割。
起吊切割
起吊切割是在模内切割的基础上改进而成,是通过脱模起吊完成切割。但此法一般只能在起吊时完成横切。而纵切仍必须在模内以手工完成。因为工艺上采用的双钩吊车,其摆动方向是平行于横切方向而垂直于纵切方向,若纵切亦采用随模起吊切割,则在切割时,因吊车的摆动,必将造成切割尺寸的较大偏差,从而影响切割精度。
起吊切割的方法是,将横切钢丝(Φ0.8钢丝)固定在弹簧座上,(若于弹簧座预先按制品尺寸装于模框外侧),此钢丝只要不断,不必每模更换或重装;而纵切钢丝(仍以18#铁丝)则同模内切割方法布设。
切割时只需按模内切割法先拉出纵切钢丝,完成纵向切割,然后由吊车于脱模时完成横向切割,切割时应尽量保持起吊的平稳。
手工切割是一种简易的权宜方法,切割精度随意性很大,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另外,生产工艺对切割精度也有较大的影响,因为切割钢丝预先布好,浇注时极易冲弯钢丝,造成切割偏差(也可以适当的方法于刚浇注完时重新拉紧切割钢丝),有条件的企业还应尽量选用切割机。
18228139191